中医理论中,脾胃的地位举足轻重,被誉为“后天之本”。这一理论基于脾胃在人体内的核心功能——运化水谷精微,即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并转化为身体所需的气血。然而,当脾胃功能受损,出现脾虚症状时,气血的生成与运行便会受到严重影响。
身体各脏腑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营养支持,各种疾病便会乘虚而入,正如中医所言,“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更容易出现脾虚的症状。当脾虚不健、阳明脉衰时,女性会出现气血乏源的情况,这会导致面色无华、皮肤干燥、皱纹增多等提前衰老的征象。
想要保持身体健康,延缓衰老,关键在于解决“脾虚”的问题。
01 脾虚自检,你中了几点?
1、皮肤黯淡萎黄,经常泛油、长痘
当脾胃功能虚弱时,气血生化不足,无法充分濡养皮肤,导致皮肤失去光泽,变得黯淡萎黄。同时,脾虚还会引起痰湿增生,使皮肤容易泛油并长痘痘。
2、口苦口臭
脾虚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食物长时间堆积在胃肠道内会产生异味,通过口腔散发出来,形成口臭或口苦。
3、头发掉得多、出油快
头发是“血之余”,需要气血的滋养才能保持健康。当气血虚弱,无法充分濡养头发时,头发会变得油腻且容易脱落。
4、有眼袋、黑眼圈
脾虚导致气血瘀阻,眼周皮肤较薄,因此脾虚时眼周容易出现青黑现象,形成大眼袋和黑眼圈。
5、嘴唇发白、干燥,易起皮
中医认为“口唇者,脾之官也”,脾开窍于口。当脾虚时,口唇无法得到足够的气血滋养,因此会变得干燥且颜色发白。
6、感到整个人昏昏沉沉,没有力气
中医认为“脾主肌肉”,当脾虚时,四肢肌肉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支持,会出现无力感,整个人也会感觉倦怠乏力。
7、睡觉不自觉的流口水?
中医认为“脾在液为涎”,当脾虚时,涎液分泌不受控制,容易出现睡觉时流口水的现象。
8、舌头胖大,两侧有齿痕
当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时,会导致水湿内停,使舌体变大。舌体变大后受到牙齿的挤压,就会在舌头两边形成齿痕。
以上表现占了三个以上,就需要赶紧调理脾胃健康了!
02 养好脾胃做好这几件事!
1、情绪调和是养脾的首要任务
养脾的第一步是调整好我们的情绪。人的心情和情绪对脾胃的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遇到不顺心的事,我们要学会积极面对,用正面的态度去解决问题。快乐的心态就像阳光一样,温暖并滋养着我们的脾胃。
2、饮食调理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食用一些健脾益胃的食物,如山药、薏米和芡实。
但记住,要避免暴饮暴食、三餐不规律和摄入不干净的食物,同时生冷和肥腻的食物也要适量控制。
3、规律作息,劳逸结合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避免熬夜。
4、适当运动,强健身心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提高身体抵抗力,对脾胃健康大有裨益。不过,运动也要适量,尤其是平时不常运动的人,应该循序渐进,从柔和的运动开始,如太极拳或八段锦。
5、防寒保暖,守护脾胃
寒湿是脾胃的大敌,我们要特别注意保暖。多喝温水,少吃冷饮和冷食。同时,还可以通过艾灸、贴敷和泡脚等方法来驱寒暖身,调理脾胃。
6、中医调理
当我们的脾胃功能虚弱时,中医药物调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调理手段。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医生会精心配制中药方剂或选用合适的成药,目的是帮助患者健脾和胃、消食化积。
常用的健脾和胃药物包括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等,它们能够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帮助身体更好地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同时,还可以选用一些药食同源的药材,如红枣、山药、芡实等。
还可选用中医外治法治疗脾胃疾病,包括拔罐疗法、艾灸治疗、穴位按压等。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治疗都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患者应避免自行购药或滥用药物,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在服药过程中,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法,确保药物能够发挥最大的疗效。
本文配图已获版权方授权,未经允许禁止盗用。
提醒:本文为医学科普,供读者参考学习,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如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李福海 主任医师
专家介绍
李福海,主任医师,国家名老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亲传弟子,国医大师薛伯寿教授弟子,全国第七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易水学派研究分会会长,中国中医研究促进会脑病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脾胃分会、肺系分会委员,兼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学院校外导师,央广健康频道,北京卫视养生堂、天津电视台科教频道特约中医专家。
擅长治疗
①脾胃科:脾胃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食管反流、溃疡、慢性结肠炎、胃肠激惹等。②脑病科:脑血管及神经内科疾病,如脑梗死、癫痫、儿童多动抽动、帕金森病、脱髓鞘、多发硬化、失眠、焦虑、抑郁、运动神经元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等相关疾病。③心血管及代谢紊乱,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肥胖(湿浊内盛)。④肺部疾病,如慢阻肺、慢性哮喘、肺结节。
出诊安排
博爱堂西站馆:每周五下午
提醒:本文为医学科普,供读者参考学习,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如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