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在儿童群体中颇为常见,并素有“十娃九呼”的说法。
孩子被迫睡觉打呼或者张着嘴睡觉,别提多难受了!
儿童腺样体肥大需及时治疗,它不仅会导致孩子睡眠质量下降,还会引发耳鸣、呼吸道感染、慢性中毒等一系列问题,对孩子危害性极大。
腺样体
也称咽扁桃体、增殖体,它是人体的免疫器官之一,并在人类3-6岁时起到保护呼吸道健康的作用。
腺样体会在人类10岁后逐步萎缩,并最终在青春期消失。
作为儿科较为常见的疾病,腺样体肥大常多发于6-7岁。
腺样体肥大的病因有哪些?
其病因较多,其中急性呼吸道感染、部分急性传染病、慢性鼻炎或鼻窦炎、阴冷潮湿环境、全身淋巴结肿大、慢性扁桃体炎、遗传因素均可导致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5种临床症状
腺样体肥大会引发一系列的病理性反应。
01 耳部症状,可引发分泌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具体症状为传导性耳聋、耳鸣。
02 鼻部症状,可引发鼻炎、鼻窦炎,具体症状为鼻塞、流涕、张嘴呼吸、睡眠打鼾等。
03 咽喉及呼吸道感染,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咳嗽、气喘、咽喉异物感等。
04 腺样体面容,会影响儿童面骨异常发育,导致牙齿外翻、下颌下垂、上唇上翘、下唇悬挂等,整体看上去呆板、愚钝。
05 慢性中毒以及相关神经症,主要症状为厌食、呕吐、消化不良、贫血、消瘦、疲乏无力、情绪暴躁等。
中医治疗 赶走腺样体肥大
中医治疗腺样体肥大的历史颇为悠久,并针对不同病因与病症,进行辨证治疗。
除了中医药治疗外,中医还可采用推拿、穴位敷贴等对腺样体肥大进行治疗。
比如,通过开天门、推坎宫,补肺经、补脾经、补肾经,按迎香等手法进行推拿;
对天突、大椎、涌泉等穴位进行敷贴。
翟世翠 特聘专家
专家介绍
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专家,师承名老中医捏积冯第五代传人冯泉福老先生,同时长期跟随儿科名家京城“小儿王”王应麟主任出诊。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一直深扎于小儿疾病的研究与治疗当中,尤其对于各种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免疫力提升方面都有着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诊疗水平。擅用冯氏捏积治疗手法的同时,综合运用中药处方,为孩子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
擅长治疗
中医治疗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如小儿疳积、小儿抽动症、小儿多动症、小儿厌食、小儿感冒、小儿腹泻、小儿咳嗽、小儿哮喘、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过敏性鼻炎、小儿消化不良、小儿肌营养不良、小儿肺炎、小儿发烧等儿科常见病,以及内科呼吸、消化系统疾病等。
出诊安排
博爱堂西站馆:周日下午
提醒:本文为医学科普,供读者参考学习,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如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