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高血压患者对服用降压药的依从性欠佳,轻信“降压药一旦开始服药就要吃一辈子”、其实可以选择中医调理。高血压并非无迹可寻,身体会向我们发出信号。
高血压的5个信号
头痛: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当血压升高时,血管会过度收缩,导致头痛,通常在早晨较为严重;
眩晕:可能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眩晕,特别是在站立或行走时,眩晕感更明显;
耳鸣:高血压可能导致内耳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发耳鸣,持续不断,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胸闷:当血压升高时,心脏需要更努力地泵血,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这可能会导致胸闷、气短等症状;
手脚麻木:高血压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使得手脚等远端肢体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从而引发手脚麻木。
除以上症状外,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但这并不代表没有危害,定期测量血压、及早发现问题很关键。
1、中医茶饮辅助降压
菊花山楂茶:菊花、山楂各 10 克,用沸水冲泡,具有清肝降脂的作用。
杜仲茶:杜仲适量,泡茶饮用,有补肝肾、降血压之效。
2、穴位按摩降压
百会穴:可以清利头目,平肝阳,使头脑清醒,胀痛眩晕消减,头部轻松舒适,血压随之下降。
涌泉穴:每天早晚按摩涌泉穴,可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辅助降低血压。
太冲穴:有助于平肝息风,缓解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状。
3、艾灸疗法
选取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进行艾灸,能温通经络,调节气血,对稳定血压有一定帮助。
中医辩证分析治疗,无副作用
❖ 肝阳上亢证 ❖
主要表现:感觉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到烦心事或者劳累就容易愤怒而导致病情加重,甚至眩晕摔倒。脸面色潮红,平日里急躁易怒,可见肢体震颤,舌质红,舌苔黄,脉象弦或数。
❖ 气血亏虚证 ❖
主要表现:感觉眩晕,活动就会加剧,遇到劳累时容易发作,脸面色苍白而无光泽,精神不佳,容易感到疲劳乏力,神情倦怠,不想讲话,嘴唇和指甲颜色苍白无华,头发干枯无光泽,心慌悸动,睡眠不佳,胃口差,腹胀,舌质淡白,舌苔薄白,脉象细弱。
❖ 肾精不足证 ❖
主要表现:眩晕很长时间都不好转,精神萎靡不振,感觉腰膝酸软,多梦,睡眠不好,健忘,眼睛干涩,视力减弱,耳鸣,牙齿松动,男士可见遗精早泄。可见口咽干燥,脸颧骨部潮红,心烦躁热或四肢冰凉,面色苍白无光泽,舌质可见红色或淡白,舌苔少或白,脉象细或弱等其他不足证。
建议高血压患者可以中药调理控制血压,摆脱副作用。
刘卫红 特聘专家
专家介绍
特聘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后。学术成果/任职/社会职务:汉传中医导师刘志杰先生嫡传弟子;汉传中医教材编写组编委;《经方辨治学》《经方中药学》《经方内科学》教材副主编。
擅长治疗
1.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衰、心肌炎、心肌病、中风后遗症、偏头痛、眩晕、顽固性面肌痉挛等神经系统疑难病等;2.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亢、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等;3.血液系统疾病:各种原因所致贫血、血小板异常、过敏性紫癜等;4.风湿免疫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5.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肺小结节、急慢性咳嗽、肺心病等;6.消化系统疾病:胆结石及胆囊炎、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腹泻及功能性肠病等;7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等;8.亚健康、虚劳、癌症的术后调理及保守治疗等多种慢性疑难病症。
出诊安排
博爱堂西站馆:周六下午
提醒:本文为医学科普,供读者参考学习,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如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