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博爱堂中医医院|博爱堂名医馆®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疾病科普 >
肠鸣、胃肠功能紊乱,不是注意饮食就能好的,不妨试试中医如何调理!【李福海 | 国家名老中医】

生活中若是不注意自身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长时间的饮食不当、情绪低落等,就很容易会对自身的肠胃造成一定影响,继而引发胃肠功能紊乱这一病症。

肠鸣是肠管在蠕动的过程中,肠腔内气体及液体会随之流动,此时会产生咕噜声,这种咕噜声称为肠鸣音。通过肠鸣音的变化也能够判断身体是否健康。

哪类人容易出现肠胃功能紊乱?

中医学认为,胃肠功能紊乱有虚、有实、有虚实夹杂之分。

实证:多与寒邪侵袭,饮食不节,气机郁滞,湿邪内蕴有关。

虚证:多与脾胃虚弱,肾阳衰惫,心肺气虚,肝阴不足等有关。

虚实夹杂或因体虚基础上感受外邪、饮食积滞、情绪郁滞,或因实邪日久克伐正气所致。

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气虚质、血瘀质、痰湿质人群容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

肠胃功能紊乱中医辨证论治

痰气交阻:

症状:咽部不适,似有物堵,进食无妨,恶心泛酸,胸胁闷胀。舌苔薄白,脉象弦细

治则:理气开郁,化痰利咽

肝气犯胃:

症状:呕吐泛酸,嗳气频作,胸胁胀痛,纳食减少,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舌质红、苔黄,脉象弦

治则:疏肝和胃,降逆止呕

气逆痰阻:

症状:嗳气声响,呃逆时发,呕恶痰涎,纳差食少,脘胁胀闷,郁怒时甚。舌苔白腻,脉象弦滑

治则:降气化痰,和胃止呃

肝气乘脾:

症状:腹痛阵作,肠鸣即泻,泻后痛减,遇怒加重,或与便秘交替出现,胁脘胀闷,心悸失眠。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沉细

治则:治宜疏肝理气

李福海  主任医师

专家介绍

李福海,主任医师,国家名老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亲传弟子,国医大师薛伯寿教授弟子,全国第七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易水学派研究分会会长,中国中医研究促进会脑病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脾胃分会、肺系分会委员,兼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学院校外导师,央广健康频道,北京卫视养生堂、天津电视台科教频道特约中医专家。

擅长治疗

①脾胃科:脾胃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食管返流、溃疡、慢性结肠炎、胃肠激惹等。②脑病科:脑血管及神经内科疾病,如脑梗死、癫痫、儿童多动抽动、帕金森病、脱髓鞘、多发硬化、失眠、焦虑、抑郁、运动神经元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等相关疾病。③心血管及代谢紊乱,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肥胖(湿浊内盛)。④肺部疾病,如慢阻肺、慢性哮喘、肺结节。

出诊安排

博爱堂西站馆:每周五下午

阅读相关 查看更多
31 2025.03
18 2025.03
17 2025.03
16 2025.03
15 2025.03
15 2025.03
15 2025.03
12 2025.03
04 20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