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北京博爱堂名医馆!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疾病科普 >
【疾病科普】3个减肥误区全中?看完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肥胖,这一现代社会的普遍挑战,不仅关乎外貌,更深刻影响着个体的健康状态,成为众多慢性疾病的催化剂。
众多科学研究已经明确揭示了超重和肥胖与一系列严重健康问题的紧密联系,这些健康问题包括但不限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部分癌症等。
要摆脱肥胖的困扰,单纯节食绝非长久之计。关键在于理解肥胖背后的复杂成因,方能有的放矢。那么,肥胖的根源究竟何在?

 

中医理论认为,肥胖的根源错综复杂,涉及多个层面:
  1. 过量摄入肥甘厚味,易伤脾胃,滋生痰湿,积聚体内,终成肥胖之患。
  2. 缺乏运动与充足睡眠,阻碍身体正常代谢,导致能量过剩,转化为脂肪储存。中医有云,久卧伤气,久坐伤肉,皆与肥胖相关。
  3. 随年龄增长,脾肾功能渐衰,代谢能力下降,加之心肺气虚、肝胆疏泄不畅,更易引发肥胖。
  4. 情绪波动过大,亦可扰乱脾胃功能,间接加剧肥胖问题。中医强调情志与脏腑的紧密联系。
图片

 

 

01
 
减肥误区,一定要避开
 

 

误区一:吃素食、不吃主食能减肥

虽然素食和减少主食摄入可以在短期内帮助减轻体重,但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不吃主食(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容易导致低血糖、能量不足,影响日常工作和学习效率,甚至影响大脑功能。
建议:合理搭配膳食,适量摄入全谷物、杂豆等粗粮,同时保证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蛋、奶)和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

图片

 

误区二:不吃早餐能减肥

不吃早餐并不能有效减肥,反而可能增加午餐和晚餐的食量,导致全天热量摄入超标。此外,不吃早餐还会影响新陈代谢,使身体更容易储存脂肪。
建议:每天按时吃早餐,选择营养均衡的食物,如全谷物面包、牛奶、鸡蛋、新鲜水果等,既能为身体提供能量,又能促进新陈代谢。

图片

 

误区三:吃粗粮就能减肥

粗粮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加饱腹感、降低血糖反应,是减肥的好帮手。但并非所有粗粮食品都适合减肥,特别是那些经过加工的粗粮零食,往往添加了糖、油等高热量配料,或经过油炸、膨化等不健康加工方式,反而会增加热量摄入。
建议:选择未经加工的粗粮食品,如糙米、燕麦、玉米、红豆等,并控制摄入量,避免过量食用。同时,注意粗粮与其他食物的搭配,确保营养均衡。

图片

 

 

 

02
 
减肚子的5个小技巧
 

 

1.尽量把运动放在早上

早上运动有助于唤醒身体,提升新陈代谢率,让你一整天都充满活力。此外,早上运动还能帮助你建立规律的生物钟,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因晚上运动可能导致的兴奋难以入睡的问题。

2.无痛瘦肚子,每天多吃一口蔬菜

每餐尽量保证蔬菜的摄入量占一半以上,选择多种颜色的蔬菜,以确保营养均衡。可以尝试将蔬菜切成小块作为零食,或者加入汤、沙拉中食用。

图片

 

3.睡眠要充足!

充足的睡眠对减肥至关重要。睡眠不足会导致新陈代谢减慢,增加饥饿感和食欲,从而更容易导致体重增加。此外,良好的睡眠还有助于恢复体力,提高精神状态。

4.减肥不能光靠饿,运动吧

单纯的节食减肥虽然能在短期内减轻体重,但往往难以持续,且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和反弹。结合运动不仅能更有效地燃烧脂肪,还能增强心肺功能,塑造更健康的体型。

5.啥运动不重要,重点是可坚持的!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至关重要。只有当你对某项运动产生兴趣并愿意长期坚持时,才能真正看到减肥和健康的效果。不要盲目跟风选择不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03
 
中医能减肥吗?

 

 

 

 

对于单纯性肥胖人群,中医提供了多种非药物疗法,旨在通过调节身体内部的平衡来达到减肥和健康的双重效果。

 

1.针刺疗法

 

针刺疗法是通过将细针(一般为不锈钢制成)刺入人体特定穴位,以刺激经络、调整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针对肥胖问题,针刺疗法通常选取脾胃经、任脉及膀胱背俞穴等关键穴位。

 

通过刺激相关穴位,增强脾胃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减少因脾胃失调导致的肥胖。

 

图片

 

 

2.穴位埋线疗法

 

穴位埋线疗法是针刺疗法的延伸,通过将可吸收线(如羊肠线)植入人体穴位内,对穴位进行长时间持续刺激,从而达到类似针刺但效果更持久的疗效。

 

与一次性针刺相比,穴位埋线能够持续刺激穴位数天至数周,强化治疗效果。通过长期刺激,进一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脂肪分解和消耗。

 

3.艾灸疗法

 

艾灸的温热作用能有效驱散体内寒气,改善因寒凝导致的肥胖和水肿。通过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水湿代谢,减少体内湿气积聚,从而减轻体重。艾灸还能调和气血,提高身体免疫力,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注:本文配图已获版权方授权,未经允许禁止盗用。

提醒:本文为医学科普,供读者参考学习,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如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阅读相关 查看更多
13 2024.10
12 2024.10
12 2024.10
12 2024.10
06 2024.10
06 2024.10
06 2024.10
06 2024.10
26 20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