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酸化合物、幽门螺旋杆菌、饮食及遗传。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手术后残胃以及胃黏膜巨大溃疡等被视为癌前病变,与胃癌的发生有直接关系。
胃癌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腺癌,其他常见的有腺鳞癌、鳞癌和未分化癌。
中医有很强的整体观念
中医往往能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而不只是局限在癌症病灶本身。
中医调理能纠正机体的某些失调,去除肿瘤的复发因素,减少转移的机会。
其次,中药对健康细胞的伤害比较小,一般不会因治疗本身的原因对体力产生新的破坏,在癌症好转的同时,体力也会逐渐得到恢复,逐步增强免疫力。
中医可扶正祛邪
采用中医治疗胃癌,应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所采用的西医治疗手段、不同的治疗阶段以及患者病后的气血盛衰、脏腑功能的阴阳虚实等进行综合分 析,再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胃癌的中医辨证
肝气犯胃型:
胃脘胀痛,牵及两胁,纳食减少、呃逆频繁,吞酸甚至呕吐,舌相淡暗,苔薄白,脉弦细或沉;
胃热伤阴型:
胃脘部灼热烧痛,嘈杂不适,纳食不香,口干欲饮,五心烦热,舌质红,脉弦细;
气滞血瘀型:
胃脘刺痛,心下痞满胀闷不适,恶心,大便色黑,呕血,面色晦暗,舌头暗紫或有瘀斑,脉沉细涩;
痰湿凝结型:
腹胀便溏,喜卧懒言,舌质淡,舌苔厚腻,脉缓、细、濡;
脾胃虚寒型:
虚弱懒言,朝食暮吐,肢冷畏寒,面色黄白,舌淡而胖,舌苔薄,口干不欲多饮;
气血亏虚型:
腹痛绵绵,纳差,乏力,消瘦,恶心,精神不振,自汗盗汗,头晕,舌质淡,舌苔薄、光或无苔,脉沉细、无力。
除了中药,还有外治法
针灸治疗取穴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丰隆、太冲等穴位,针刺20分钟,每7天1疗程,起到健脾和胃、理气化痰、散结止呕之功效。
推拿胃癌呕吐者,可捏拿背部胃俞穴处肌肉15-20次,或按揉足三里、内关穴各1分钟。
日常护理
1、多吃新鲜的维生素C丰富的蔬果。
2、积极治疗原有慢性胃疾,如胃溃疡病、萎缩性胃炎、多发性胃息肉等,定期复查,提早预防变化。
3、有胃癌阳性家族史者,更要提高警惕,中年以后,定时健康检查。
4、不吃或少吃盐渍、烟熏、腌制、煎烤、霉变的食物,以及含有硝酸盐或亚硝酸盐量多的食品,如咸鱼、香肠、酸菜等。
5、戒除烟酒不良嗜好,尤其当空腹时不宜服用浓烈烧酒等刺激饮料。有胃手术史者务必戒烟忌酒。
6、合理规划每日进食,做到饥饱适度,营养均衡。
说明:本文配图已获授权,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逊 主任医师
专家介绍
王逊,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出身于中医世家,师承母亲孙桂芝教授,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者之一。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特需门诊专家,兼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孙桂芝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孙桂芝名老中医工作室负责人;北京孙桂芝中医肿瘤研究所所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副会长;北京中医药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及实验研究工作,对孙桂芝教授扶正培本法为主的学术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继承,采用整体辨证和微观辨病相结合诊治了中晚期各种肿瘤患者10余万人次。
擅长治疗
胃癌、肠癌、肝癌、肺癌、乳腺癌、脑瘤等常见肿瘤,采用中医中药配合西医放化疗,对放化疗的减毒增效及抗转移防复发方面,探索出一系列有效的方剂方药,取得明显的疗效。
出诊安排
博爱堂西站馆:隔周周三下午
提醒:本文为医学科普,供读者参考学习,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如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